公司動態
家庭影院投影幕常識
按功能分類
投影幕從功能上分為反射式、透射式兩類。反射式用于正投,透射式用于背投。正投是投影機與觀眾在一側;背投是投影機與觀眾分別在屏幕兩端。由于背投需要相當大的空間,不適合普通家庭使用,故對于一般家庭來說建議使用反射式投影幕。
按比例分類
市售投影幕按比例分為16:9和4:3兩類。由于家用投影機基本上都是16:9顯示輸出格式,而觀看DVD、BD/HD-DVD也都是以16:9或2.35:1寬屏幕為主,為了能獲得接近電影院的觀看感受,建議家庭影院類使用16:9的幕布,一些超級發燒友為了追求終極效果,會訂做2.35:1的幕布配合Panamorph鏡頭或CRT三槍使用。但如果是以觀看4:3 NTSC和PAL制式的電視節目為主,也可以考慮4:3的幕布。
按安裝分類
一般分為手拉掛幕、電動掛幕、地拉幕和框架幕等四種。很多著名的幕布廠商都提供了相同幕料但不同安裝方式的幕布來滿足消費者的各種需求,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進行選取。
框架幕
框架幕是超級發燒友的最愛,不會出現像其他三種安裝類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比較容易出現褶皺不夠直的情況,能提供平整如鏡的畫面。
按材料分類
幕料一般分為紡織物類(含PVC)和金屬類,以下重點介紹使用最廣泛的紡織物類。
紡織物類一般分白幕和灰幕。
白幕又分低增益的白塑(Matte White)和高增益的玻珠(Glass Beaded)兩大類。
為了更好理解后面的內容,讓我們先了解增益對圖像的影響。增益是行業術語,主要是用來衡量屏幕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在投射光角度一定,投射光通量不變的情況下,投影幕某一方向上亮度與理想狀態下的亮度之比,叫做該方向上的亮度系數,把其中最大值稱為投影幕的增益。增益是用來測量屏前亮度的相對值和不同屏幕材料的光學特性。通常,我們將均勻粗糙的白色表面增益定義為1.0,屏幕表面的反射光亮與它作比較后將得出屏幕的增益值。屏幕的增益通常是測量垂直屏幕中心位置反射光的能力。屏幕的增益和屏幕的觀看視角有著不同的反比關系,即增益越高,觀看視角就會越小,所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適當選擇投影屏幕,屏幕并非增益越高越好。
一般白塑幕布增益是1.0-1.5,屬于漫反射類型,所呈現的圖像比較平實和忠實,但容易受到環境和外部光的干擾。負增益的白塑除了具備一般白塑的特點外,抗環境光更強,能讓圖像黑位更沉穩。白塑適合幕布四周經過深色處理,環境光和漫反射非常輕微的地方,能得到自然忠實的圖像。
波珠幕增益比較高,通常在1.5以上,視角比較窄,抗環境光和漫反射能力強,在環境光干擾的情況下能帶來更明亮、色彩鮮艷的畫面。一些使用CRT三槍或亮度比較低的數字式投影機朋友也可以使用波珠幕,以提升畫面的亮度。波珠幕分回歸型和反射型。回射型是指銀幕將入射光線向投射光源(投影機)的方向集中反射,入射與反射沒有夾角;反射型是將入射光線折射某一角度后反射出來,入射與反射存在夾角。一般而言,投影機是一直固定在天花板上或其它類似之處的, 最好考慮反射類型。 如果你的投影機和幕布接近水平方式投影,可考慮購買返回型。
隨著數字家用投影機的快速普及,很多朋友在組建家庭影院時都把投影機擺在了首位,為了能追求更好的顯示效果,投影幕的重要性也凸顯了出來,因此如何挑選一塊合適的投影幕也成為了這些朋友關心的問題。下面,結合筆者多年把玩投影方面的經驗,在投影幕不同的分類標準下,簡單的談一下如何挑選合適的投影幕。
按功能分類
投影幕從功能上分為反射式、透射式兩類。反射式用于正投,透射式用于背投。正投是投影機與觀眾在一側;背投是投影機與觀眾分別在屏幕兩端。由于背投需要相當大的空間,不適合普通家庭使用,故對于一般家庭來說建議使用反射式投影幕。
- 上一個:小身材大智慧 微型投影儀超級電視功能受熱捧
- 下一個:如?何?選?擇?投?影?幕?布